法治润心田,青春绘藏情——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赴藏实践纪实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2025年7月4日至15日,为了传递法治精神、促进民族交流、提升少数民族法治意识、助力边疆基层法治建设,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寻纹藏乡·千脉共枝”社会实践团队赴西藏朗县,携手朗县团委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藏区法治教育注入青春活力。
图为赴实地考察的团队成员在当地宪法主题公园的合照
团队先抵达拉萨,适应了一天高原环境后,前往朗县,在实地了解朗县民俗文化,正式开启朗县之程。7月8日,团队与朗县群团工作委员会和金东乡联合开展党建带团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
在朗县金东边境乡西日卡守土固边教学堂内,一幅幅老照片、一排排旧国旗,将四代村民接力守边的岁月浓缩成可视的历史。团队成员与工作人员并肩而立,聆听老人回忆当年骑马巡边的风雪往事,观摩边境监控塔、军民共用蓄水池等设施,在实物与讲述的交织中,“四代人的国旗情”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成为触手可及的精神坐标。
在燃木章,烈日炙烤的边关小径上,队伍沿着戍边人员每日巡逻的足迹一路前行。崎岖碎石、陡峭山崖与呼啸山风,让每一步都格外沉重;汗水浸透衣背时,大家才真正读懂那句“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沉淀多少真情”——那是日复一日的跋涉,写就的坚守与担当。
在村落里,在藏族党员同志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走进当地藏族群众的家中,深入体验当地民俗文化,并结合自身法学专业优势,了解群众知法守法用法现状,结合群众实际需求开展普法活动,把普法课堂开到群众家门口。
在小学教室里,大学生丁同学用通俗、生动的方式为大家上了一堂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爱国主义课,中途与学生们互动问答,并赠送了精美的儿童书籍和小礼物。课程结束后,还带领学生们一起进行烧箔画手工制作。
党建带团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很充实,一系列活动有利于共叙边疆家国情,架起高校与边疆基层党(团)建交流的新桥梁,团队成员在与当地工作人员的交流和活动过程中也受益匪浅。
图为党建带团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与当地工作人员的合照
下一站,团队与朗县团委共同探访千年核桃林,穿行林间,捕捉“一棵树如何撑起一方经济”的鲜活故事,了解核桃与当地经济的紧密联系。离开核桃林,转赴冲康庄园——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的出生地。其间古色古香的建筑让我们穿越历史,领略西藏深厚的文化底蕴。
图为团队成员在冲康庄园的合照
7月10日至15日,最后在藏的日子里,团队辗转朗县、林芝、拉萨等地,与援藏律师、司法局干部面对面座谈,并通过问卷、入户访谈等方式,系统采集少数民族地区法律普及现状与文化特色的一手数据,更深入了解藏区普法现状。
图为团队成员访谈援藏律师
此次“寻纹藏乡·千脉共枝”团队的暑期社会实践已拉上帷幕,团队成员也在这片纯净之土许下了最真挚的愿望——“希望下次来,能看到更多援藏律师、双语法官,那时我们就可以‘毕业’了。”
山高路远,法意长存。当法治精神像雅鲁藏布江一样奔腾不息,民族团结的格桑花就会永远盛开。
(作者:孙雨欣 图片:“寻纹藏乡·千脉共枝”团队)
相关内容
- 法治润心田,青春绘藏情——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赴藏实践纪实
- 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学子将“小先生制”带进滨江开发区暑托班
- 铭记历史 传递和平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学子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 三下乡|寻找产业升级的“关键℃”:河海大学“红甲逐梦,钳力兴乡”团六天高温行,淬炼盱眙龙虾共富方案
- 探寻蒲菜非遗魅力,青春助力传承出圈——蒲菜非遗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 爱心义诊暖人心 健康服务递温情
- 南工大师生以“行走的思政课”致敬党的生日!
- "互联网+"背景下的:"云谛固壤"项目起航
- 青年创意赋能文旅融合—— 临安启动“100种打开方式”旅游创新大赛
- 安全与效率双重挑战!传统建筑检测模式亟待革新
- 遵韵笃行践使命,青春逐光启新程:南京中医药大学镜星扬远志愿宣讲团遵义会议精神宣讲系列实践纪实
- 国潮与玫瑰共舞 美栖村打造五一文旅新地标
- 传承革命精神,助力智力障碍学子成长——与南特师附属小学合作开展红色研学活动
- 全季谷雨「引山入城」计划 以一壶春茗,重构城市人群节气感知
- 阿里云与南京大学签署校企合作协议,以“云工开物”支持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
- 生工学院开展传承雷锋精神系列活动
- 迅邮智云团队研发边缘智云预测性维护系统, 助力5G基站高效运维
- “古”韵今风,琴“艺”绵长|南京艺术学院音科院音传学子深入江苏调研弘扬非遗文化古琴艺术
- 中建八局投资公司牛首山项目 开展"植绿牛首山 共筑生态美"植树节志愿活动
- 南京牛首山项目开展“建证未来·学雷锋活动”暨“争做文明有礼中建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