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核共鸣承薪火,知行共济铸国魂:南京中医药大学镜星扬远志愿宣讲团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实践纪实
为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全面落实关于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指示,南京中医药大学镜星扬远志愿宣讲团于2025年暑期奔赴四川、江苏两省一十五市,开展以“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勇担科技报国使命”为主题的社会实践与宣讲活动。团队通过实地研学、创新宣讲、文化融合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青少年及基层群众从红色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新时代征程中书写青春华章。
一、深学践悟:追寻红色足迹,筑牢信仰之基
实践团深入四川绵阳、江苏苏州等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研学活动。在绵阳三防教育馆,成员们通过斑驳的墙壁和简易工作台,感受邓稼先等科学家隐姓埋名、攻坚克难的艰辛岁月;在两弹历程馆,400余件珍贵文物和场景复原生动再现我国核武器从理论突破到试验成功的壮阔历程;在邓稼先故居,“夫妻树”前的动人故事和磨损的公文包等实物,让成员们深刻体会到“许身国威壮河山”的家国情怀。通过VR技术“云参观”青海221基地、AI与“虚拟邓稼先”对话等创新形式,团队成员完成了从历史认知到情感共鸣的深化升华,筑牢了理想信念根基。

二、创新宣讲:播撒科学种子,点燃报国梦想
宣讲团深入江苏省丹阳、南通、常州、扬州等地的社区、中学、暑托班以及企业员工子女课堂,开展系列创新科普宣讲。在“核电名片——探秘‘华龙一号'”课堂中,通过生动讲解和直观图片,让孩子们了解中国核电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在“亿度之光——探秘中国‘人造太阳'”环节,通过全息投影展示核聚变原理,激发孩子们对前沿科技的兴趣;在“铀的三生三世”主题课堂中,系统介绍核能发展历程与战略意义。团队创新采用“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学习”模式,通过动手制作模型、趣味问答、VR体验等形式,让深奥的核能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科学报国的种子。

三、文化融合:弘扬红色精神,传承中医智慧
团队充分发挥中医药院校特色,创新推动红色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深度融合。在丹阳中山路社区,小讲师们从药食同源理论出发,教育孩子们正确运用中医药知识,合理饮食、健康生活;在“制作中医药香囊”活动中,孩子们自由组队,亲手制作独具特色的中医药香囊,在实践中体会“自力更生、大力协同”的精神内涵;团队还将“两弹一星”精神与中医药文化中的“大医精诚”“悬壶济世”等理念相结合,通过讲述科学家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感人故事,引导青少年理解奉献与担当的时代价值,实现红色基因与中医智慧的代际传承。

镜星扬远志愿宣讲团通过立体化研学模式实现了从“参观者”到“传承者”的角色升华,深刻认识到核心技术必须坚持自主创新,“两弹一星”精神是永不过时的奋进灯塔。团队将继续以“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嘱托为指引,将“两弹一星”精神转化为勇攀科技高峰的实际行动,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征程中,奏响“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铭记历史担使命,青春奋斗正当时。镜星扬远志愿宣讲团将继续深入基层、扎根现实,让“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
作者:南京中医药大学 顾佳烨 周畅 何青穗
相关内容
- 星核共鸣承薪火,知行共济铸国魂:南京中医药大学镜星扬远志愿宣讲团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实践纪实
- “运脉青承” 实践团走进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解码运河文化,赋能青春传承
-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师生赴新疆开展“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
- 耕耘非遗传承,美育赋能未来——南京大学“南耕商山”支教团队暑期实践纪实
- 铭记抗日战争历史,传承烽火岁月精神 ——“信”火相传大学生退役士兵实践团红色寻访之旅
- 南京大学苏域数航团深耕苏南苏北:解码区域数字经济差异化发展实践路径
- 南京大学:依托专业优势,以数字技术缓解教育不均
- 【实践风采】青春志愿行 温暖童心梦——宿迁学院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走进泰和社区
- 南京晓庄学院:以中文为桥,定制化教学助力语言学习与文化交流
- 文学院“共建韧性人生”团队走访江苏多家沉浸式安全教育馆
- 从城砖到潮玩:金科学子为古城墙打造“青春密码“
- “核”心永传承 “医”路护健康
- 新陈泽灵创始人舒克:破局新媒体“内卷” 创新才是自媒体人的突围密码
- 山本耀司南京首店于南京JLC盛大启幕 以现代金属肌理对话古城墙千年风骨
- 南京林业大学淮安校区“豫韵同行,普语共进”三下乡实践活动圆满收官 青春力量助力文化传承与语言推广
-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实践队走进瞿秋白纪念馆 传承红色精神
- "烽启星程"团队传"安"入社区 国防之盾守护童心成长
- 江苏大学学子:“心有所‘暑’,不负所‘托’”——大中街道公益暑托服务圆满收官
- 法治润心田,青春绘藏情——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赴藏实践纪实
- 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学子将“小先生制”带进滨江开发区暑托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