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共建韧性人生”团队走访江苏多家沉浸式安全教育馆
今年暑期,文学院“共建韧性人生”实践团深入南京、常州、南通、盐城、泰州等地十余家沉浸式安全教育馆,开展以“安全教育普及与创新”为主题的参观和调研活动。实践队员通过亲身体验场馆设施、与管理者深入交流,探索安全教育从传统宣讲向沉浸式体验转型的江苏路径。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发现多元发展模式和技术赋能场馆功能是江苏沉浸式安全教育馆的两大特点。
在发展模式上,常州恐龙人安全与应急体验实训基地创新性地将安全教育与旅游产业结合,依托恐龙园旅游景区,打造了由恐龙人防灾避险体验馆、恐龙人生产安全实训馆、恐龙人安全培训中心组成“两馆一中心”综合模式。“在实训基地内,我们参与了涉水逃生、居家地震避险、城市危险驾驶等体验项目,还学习了免费公益性救护课程。丰富的活动让我们真正‘看到’、‘感受到’、‘学习到’安全技能。”一位参与调研的学生在实践日记中写道。南通市青少年安全教育体验馆则选择与校园合作共建的模式,将郭里园小学人防教育场馆升级改造为总面积约180平方米的现代化安全教育体验馆。场馆紧扣“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使命任务,采用声、光、电、影视互动等高科技展示手段,融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互动性于一体。
在技术运用上,VR体验是诸多沉浸式安全教育馆的一大特色。南通市创新推出“云安全体验馆”,利用720度全景实地拍摄、真人录音讲解和VR全景等高新技术,建成集网上参观体验、安全培训、互动教学等功能于一体的线上平台。“云安全体验馆”自去年6月正式上线至今,一年时间就吸引了55.6万人次参观体验。在盱眙县安全文化教育体验基地,团队成员感受到“可听、可看、可想、可触摸、可问答”的全数字化交互式体验空间。泰州市职业安全防护装备体验馆则专注于职业安全领域,利用VR技术开发了36项劳动环境灾害模拟项目,包括宿舍火灾逃生、吊篮安全带体验、楼梯间坠落等场景。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参与者直观了解安全防护装备的重要性。
但在走访调研中队员们也发现,当前沉浸式安全教育馆的体验项目存在同质化现象,多数内容趋向低龄化、娱乐化,缺乏对不同年龄、职业、家庭结构的分层课程设计。同时,由于体验设备购置及维护成本较高,新项目更新较为缓慢,“一次性体验”成为普遍现象;此外,场馆大多关注客流量,而忽视参观者实际应急技能的掌握效果评估和跟踪,复训与回访机制几乎缺失。
基于此,下一步实践团队将在已开展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面向社会公众的调研问卷,深入了解当前沉浸式安全教育馆的宣教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为场馆项目优化和公众应急安全素养提升提供路径参考。
作者:赵一霏
指导老师:覃红艺
时间:2025年8月8日
图为实践队员在场馆内面向参观者开展调研
图为实践队员沉浸式体验地铁事故逃生项目
相关内容
- 文学院“共建韧性人生”团队走访江苏多家沉浸式安全教育馆
- 从城砖到潮玩:金科学子为古城墙打造"青春密码"
- “核”心永传承 “医”路护健康
- 新陈泽灵创始人舒克:破局新媒体“内卷” 创新才是自媒体人的突围密码
- 山本耀司南京首店于南京JLC盛大启幕 以现代金属肌理对话古城墙千年风骨
- 南京林业大学淮安校区“豫韵同行,普语共进”三下乡实践活动圆满收官 青春力量助力文化传承与语言推广
-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实践队走进瞿秋白纪念馆 传承红色精神
- "烽启星程"团队传"安"入社区 国防之盾守护童心成长
- 江苏大学学子:“心有所‘暑’,不负所‘托’”——大中街道公益暑托服务圆满收官
- 法治润心田,青春绘藏情——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赴藏实践纪实
- 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学子将“小先生制”带进滨江开发区暑托班
- 铭记历史 传递和平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学子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 三下乡|寻找产业升级的“关键℃”:河海大学“红甲逐梦,钳力兴乡”团六天高温行,淬炼盱眙龙虾共富方案
- 探寻蒲菜非遗魅力,青春助力传承出圈——蒲菜非遗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 爱心义诊暖人心 健康服务递温情
- 南工大师生以“行走的思政课”致敬党的生日!
- "互联网+"背景下的:"云谛固壤"项目起航
- 青年创意赋能文旅融合—— 临安启动“100种打开方式”旅游创新大赛
- 安全与效率双重挑战!传统建筑检测模式亟待革新
- 遵韵笃行践使命,青春逐光启新程:南京中医药大学镜星扬远志愿宣讲团遵义会议精神宣讲系列实践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