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砖到潮玩:金科学子为古城墙打造“青春密码“
在文旅热潮持续高涨的今天,博物馆文创早已突破“冰箱贴纪念品”的传统阶段,正迎来创新发展的黄金时期。今年夏天,金陵科技学院动漫学院的同学们,在叶骁郁老师指导下,组建了“城墙有灵·文创赋新”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南京城墙博物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IP创新实践。这支年轻的创意团队充分发挥动漫专业优势,将文化传承与创新设计完美融合,通过现代艺术语言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活力。
城垣寻脉 解码古今
团队先后深入南京城墙博物馆展厅与“天下第一瓮城”中华门进行实地考察。当指尖轻触那些斑驳的城砖,六百年的历史沧桑仿佛在掌心跳动;登临城垣极目远眺,整座古城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对这群年轻的文创设计者而言,这不仅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更是一场以专业视角解读文化遗产的深度研学——每一块城砖都是文明的密码,每一道城墙肌理都是文化的年轮。唯有守护这些镌刻着岁月印记的遗迹,才能让文化的根系深植沃土。
文创解构 四维评估
队员们化身“文创品鉴专家”,以专业眼光对展陈商品展开全方位评估:冰箱贴、钥匙扣、丝巾、茶具……每一件商品都成为重点“研究对象”。他们不仅仔细端详产品细节,更深入分析价签背后的市场策略,时而举起手机多角度拍摄,时而低声交流专业见解:“这个IP形象是否具有辨识度?”“定价策略是否符合年轻消费群体预期?”通过建立“审美价值、实用功能、价格定位、文化内涵”四位一体的评估体系,团队对文创产品的商业转化路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团队成员以“城墙文化调研员”的新身份,带着精心设计的问卷走进游客群体。“您好,我们想用三分钟时间,听听您对城墙文创的‘独家记忆',可以吗?”在轻松愉悦的交流中,游客们纷纷打开话匣子:“希望文创产品能更有互动性”“要是能把城墙故事印在日用品上就好了”……一句句真挚的建议让队员们深受启发。这次调研让他们真切领悟到:文化传承不应是博物馆里的“高冷”展示,而应该走进市井生活,成为可触摸、可体验的生活美学。
最后,团队专程拜访了博物馆社教部,与肖主任进行了一场深度的文化对话。肖主任以生动详实的讲述,带领同学们穿越博物馆的发展历程,感受那些鲜为人知的文物故事、文创开发的幕后细节。同学们时而专注记录,时而会心一笑,在笔记本上记下的不仅是知识要点,更是一份文化传承者的初心。“原来真正的文化工作是这样的。”同学们在会后感慨道,“既要守护历史的厚重,又要创新表达的方式。”
灵猫护城 创意新生
经过深入调研,团队最终锁定中华门常驻的“黑猫”——那只与工作人员朝夕相伴的灵性黑猫作为核心IP形象。这只被工作人员亲切称为“城墙守护者”的黑猫,每日准时“上班打卡”,时而慵懒地巡视城墙,时而灵巧地为游客“带路”,已然成为博物馆最具亲和力的“文化使者”。团队计划开发手办、饰品、盲盒等多元产品,并通过短视频、互动游戏等创新形式,让年轻人在趣味中感受城墙文化,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
部分作品展示 :
这场实践,不只是一次调研,更是一堂将专业所学转化为社会服务的生动课程。队员们在城砖缝隙间读懂了历史遗迹保护的意义,在游客微笑中感受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力量,也在设计方案中体会到艺术赋能传统的价值。历史因保护而不朽,文化因创新而长青,艺术因传承而生辉——这是新时代青年以文化自信书写的青春答卷。(作者:张驰)
相关内容
- 南京晓庄学院:以中文为桥,定制化教学助力语言学习与文化交流
- 文学院“共建韧性人生”团队走访江苏多家沉浸式安全教育馆
- 从城砖到潮玩:金科学子为古城墙打造“青春密码“
- “核”心永传承 “医”路护健康
- 新陈泽灵创始人舒克:破局新媒体“内卷” 创新才是自媒体人的突围密码
- 山本耀司南京首店于南京JLC盛大启幕 以现代金属肌理对话古城墙千年风骨
- 南京林业大学淮安校区“豫韵同行,普语共进”三下乡实践活动圆满收官 青春力量助力文化传承与语言推广
- 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实践队走进瞿秋白纪念馆 传承红色精神
- "烽启星程"团队传"安"入社区 国防之盾守护童心成长
- 江苏大学学子:“心有所‘暑’,不负所‘托’”——大中街道公益暑托服务圆满收官
- 法治润心田,青春绘藏情——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赴藏实践纪实
- 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学子将“小先生制”带进滨江开发区暑托班
- 铭记历史 传递和平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学子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 三下乡|寻找产业升级的“关键℃”:河海大学“红甲逐梦,钳力兴乡”团六天高温行,淬炼盱眙龙虾共富方案
- 探寻蒲菜非遗魅力,青春助力传承出圈——蒲菜非遗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 爱心义诊暖人心 健康服务递温情
- 南工大师生以“行走的思政课”致敬党的生日!
- "互联网+"背景下的:"云谛固壤"项目起航
- 青年创意赋能文旅融合—— 临安启动“100种打开方式”旅游创新大赛
- 安全与效率双重挑战!传统建筑检测模式亟待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