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版图启蒙润童心,红色薪火伴成长

7月30日,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黔苏薪跃,赤韵苗滋”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为传承文化薪火走进了贵州省正安县土坪镇,在当地“希望小课堂”为留守儿童开启了一场兼具知识启蒙与文化浸润的暑期实践活动。活动聚焦地理认知启蒙、红色文化传承与非遗技艺体验,以趣味教学与手工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黔北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注入了丰富内涵。

版图探秘间,筑牢地理认知根基

在地理认知启蒙方面,实践团成员针对当地留守儿童对国土及行政区划认知不足的问题,开设“薪火传九州,同拼中国梦”专题地理课。课堂上,志愿者借助PPT系统展示中国地图的整体板块形态,逐一讲解各省、市、区的分布情况,结合生动案例介绍各省简称与省会城市,并详细阐释省、市、县、镇四级行政区划的层级划分。随后,课堂特设拼地图实践,志愿者们指导孩子们按讲解的版图形态、省界分布,合力拼装中国地图。在亲手组装的过程中,志愿者将抽象的版图概念、地貌差异,变成可触摸的实践体验,直观地让孩子们感知祖国地域的多样性,也在协作里加深对国土的认知与热爱。

图为实践团志愿者帮助小朋友拼接中国地图。陈鑫雨 供图

手工营构中,塑造祖国锦绣山河

地理课程结束,志愿者紧接着开展“指尖上的建筑”手工实践课。先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详解北京故宫的飞檐翘角、苏州园林的曲径通幽等特色建筑的形制与文化寓意,激发孩子们的创作兴趣。随后组织孩子们分组实践:一组用五彩橡皮泥捏制中国地图轮廓;另一组专注还原北京天安门广场。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加深对国家象征的认知,并且通过这种“理论+实践”的模式,孩子们不仅巩固了地理知识,更在创作中培养了空间想象力与动手能力。

图为小朋友们与志愿者用橡皮泥制作的手工作品。陈鑫雨 供图

红色课堂里,回溯战火岁月印记

下午,志愿者团队以“红色小英雄历险记”为主题,开展“纪念反法西斯抗战胜利80周年——江苏抗日的不屈抗争与本土革命印记”专题课程。课程以故事为主线,通过“津浦铁路旁小推车支援前线”“铁路爷爷守护家园”等具体事迹,搭配详细的史料图片,直观呈现战火岁月的历程;借助“徐州老东门今昔对比”,从历史场景到现代风貌的转变,展现时代变迁;同时讲述南通抗日英雄韩国钧的英勇事迹。课程最后,志愿者将贵州红军文化与江苏抗日历史相串联,让孩子们理解不同地域的革命故事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抗争史诗,引导孩子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们开展“红色小英雄历险记”主题课程。陈鑫雨 供图

拓印实践中,体验非遗技艺传承

红色课程结束后,志愿者带领孩子们体验徐州本土非遗技艺——拓印。不同于传统形式,志愿者以红色文化为创新点,自主设计并制作了含中国、五角星、党徽及“80”(纪念抗日战胜利80周年)等元素的镂空模具。活动中,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铺纸、覆膜、蘸料、点擦拓印。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有序动手实践,制作完成后,志愿者将所有作品整齐排列,用毛笔在多余的宣纸上题字“抗战胜利80周年”,随后组织孩子们手持自己的作品在“希望小课堂”前合影留念。这一环节不仅让孩子们体验了传统技艺的魅力,更让红色符号通过指尖的温度深植心间,实现了非遗传承与革命精神培育的双重效果。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小朋友们展示拓印作品的合照。陈鑫雨 供图

地理课程与手工实践的结合,帮助孩子们从认知版图到塑造山河,逐步建立对国家疆域的清晰认知;红色课程与非遗拓印的融合,让孩子们在倾听历史故事、体验传统技艺的过程中,悄然种下爱国爱党的种子。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实践团成员跨越千里以实践育人、以文化润心,将地域文化、红色历史与非遗技艺带到黔北山区。此次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留守儿童的精神世界,更让文明的薪火代代相传。(钊云瑶 任建霖 陈鑫雨 府心怡 曹玉衡 李俊鹏 彭棵 黄荣娟 曾召雪 郑棚 阮熙媛 李峻瑶 程佳欣 崔益婕 李诗婷 姚安琪 袁惠珊)


责任编辑:cqqn

相关内容

行业

更多>>

雷雨天气多出险情,但这五个是谣言!

人民网北京8月6日电(孝金波陈慧洁)夏季雷雨天气多发,常有雷电击人事件发生。8月1日下午,云南丘北县天星乡扭倮村民委小坡村小组就发生了 [详细]

国内

更多>>

华北东北凉爽多雨 南方高温将发展加强

人民网北京8月6日电(贺迎春 王一涵)据中央气象台消息,昨日(5日),东北地区、内蒙古东部最高气温降至30℃以下,华北大部的气温也回落 [详细]

国际

更多>>

印尼龙目岛7.0级地震已致82人死亡

8月5日,在印度尼西亚西努沙登加拉省龙目岛以西的巴厘岛,几名安保人员查看一处停车场里的落石。 印度尼西亚抗灾署6日说,印尼西努沙登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