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商院学子深入实践传扬“四千四万”精神 以青春力量赋能红色文化传承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使命感教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课题。近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一支调研团队围绕“四千四万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使命感教育”展开专项研究,通过理论挖掘、实践创新与多方联动,为传统精神与当代思政教育的融合探索出可行路径。
走进社区:以青年话语讲好奋斗故事
团队将社区作为精神传播的首要阵地,先后走进无锡落霞、景贤、龙渚三大社区,开展主题宣讲,覆盖居民超300人次。
前期调研中,团队通过问卷调查和访问发现,“四千四万”精神在无锡本地青少年中存在知晓度不高、但兴趣浓厚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成员们做了充分准备,他们查阅历史资料、走访教育基地、梳理典型案例,并将自身的实践感悟融入其中,精心打磨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宣讲课件。
宣讲中,成员们以“东亭春雷造船厂”和“供销员朱金方冰天雪地闯内蒙”的两个经典故事为切入点,用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和绘声绘色的讲述,迅速吸引了社区青少年的注意力。孩子们通过珍贵的影像资料和动人的叙事,了解了那段艰苦创业的岁月,理解了“四千四万”精神作为“精神刚需”如何引领无锡乃至江苏的经济腾飞也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了勇于创新、敢于奋斗的种子。实践团成员们也在此过程中深化了对精神内涵的理解,并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产生了更深刻的思考。
专业赋能:在博物馆中探寻精神演进之路
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是团队的核心实践基地,团队成员发挥专业优势,在博物馆接待负责人景香梅和讲解员陈凌函的指导下,系统学习馆藏文物及背后故事,深入理解展陈脉络与场馆运营逻辑。期间,团队全程参与博物馆暑期“红色寻访”主题活动,成员主动承担志愿引导、讲解辅助、研学组织等工作,将课堂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实践的能力。
活动中,团队接待70余名参观的少年儿童,引导他们观看珍贵实物,用生动易懂的语言讲述在“四千四万”精神引领下,无锡乡镇企业如何“踏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难万险”异军突起的故事,并陪伴他们完成“探访初心之旅”研学打卡任务。这趟听、看、做合一的趣味红色教育之旅,不仅拉近了孩子们与历史的距离,也让团队成员在服务中提升了专业实践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对客服务水平,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这堂“行走的思政课”让成员感受“四千四万”精神的引领力与底蕴。他们表示将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力量,让青春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绽放光彩。
深度访谈:感悟新时代下的精神传承
为更全面地了解“四千四万”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与澎湃动能,项目团成员主动走进社区、博物馆和创业园区,与多方代表展开面对面访谈。
在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接待负责人景香梅向团队成员分享了她的见解。她认为,尽管新时代的青年创客面临的挑战与过去不尽相同,但“四千四万”精神所蕴含的坚韧不拔、敢闯敢试、灵活变通的内核依然极具价值。她还介绍了博物馆为适应新时代而采取的创新传播方式。
团队还专程拜访了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的创业青年顾力嘉,他同时也是原“四千四万”精神实践团的成员。顾力嘉结合自身的创业历程,分享了如何在“四千四万”精神的激励下,直面困难与挑战,坚持不懈追逐梦想的真实故事。
通过与博物馆工作人员、创业青年以及社区高中生的交流,团队成员们认识到,“四千四万”精神并非尘封的历史,而是持续迸发着生命力的宝贵财富,需要一代代青年去继承和发扬。
让红色基因在青春接力中永焕生机
此次项目,通过踏遍千山万水走访实践基地、历经辛苦组织宣讲服务、说尽千言万语传播精神内涵、克服困难开展各项活动,让团队成员切身感受到“四千四万”精神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新时代青年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他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专业服务社会,用故事传递精神,在实践淬炼中深刻体悟了“四千四万”精神的时代价值,增强了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使命意识。
展望未来,团队计划将实践的丰硕成果——宝贵的访谈记录、生动的故事案例、深刻的个人感悟——转化为更丰富的育人素材。他们将继续用青年的话语体系,将“四千四万”精神融入大学生使命感教育,通过课堂讲授、团日活动、党课教育等多种形式,引导更多青年学子在“四千四万”精神中汲取养分,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创业创新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践团引导少年儿童参观博物馆
实践团成员向小朋友讲解博物馆展品
实践团成员向小朋友讲解研学任务内容
实践团赴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实践团成员走进景贤社区开展“万千星辰 璀璨征程—探寻难忘的四千四万精神“主题宣讲
实践团成员走进落霞社区开展“万千星辰 璀璨征程—探寻难忘的四千四万精神“主题宣讲
实践团成员走进龙渚社区开展“万千星辰 璀璨征程—探寻难忘的四千四万精神“主题宣讲
实践团成员走进龙渚社区
实践团成员走进落霞社区
实践团成员走进景贤社区
实践团成员采访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接待负责人景香梅
实践团成员采访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讲解员陈凌函
实践团成员采访原“四千四万”精神实践团成员、创业青年顾力嘉
实践团成员采访社区高中青少年
相关内容
- 无锡商院学子深入实践传扬“四千四万”精神 以青春力量赋能红色文化传承
-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益红延”志愿团“隐线寻踪,赤焰薪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顺利开展
- 南审法学边疆行:法治担当戍边情
- 机电工程学院实践队深入乡村:宣讲资助政策暖民心,精准帮扶助力教育公平
- 无锡博物院研学 深植革命文化情怀--沉浸式感悟地方革命历程,让红色基因代代传
- 【全民阅读·青春建功】“书润彭城,青志笃行”社会实践团:推动全民阅读浪潮,助力书香彭城建设
- 滨纷夏日“知”成长
-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实践团赴甘肃定西开展特殊儿童声音疗愈支教活动
- 南京师范大学|“绿沃东林,知行稼穑”教研团:沃野织循环,青春赋新篇
- “虹”愿杨帆志愿团走进苏州各地开展中医药文化DIY活动
-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版图启蒙润童心,红色薪火伴成长
- 星核共鸣承薪火,知行共济铸国魂:南京中医药大学镜星扬远志愿宣讲团两弹一星精神宣讲实践纪实
- “运脉青承” 实践团走进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解码运河文化,赋能青春传承
-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师生赴新疆开展“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
- 耕耘非遗传承,美育赋能未来——南京大学“南耕商山”支教团队暑期实践纪实
- 铭记抗日战争历史,传承烽火岁月精神 ——“信”火相传大学生退役士兵实践团红色寻访之旅
- 南京大学苏域数航团深耕苏南苏北:解码区域数字经济差异化发展实践路径
- 南京大学:依托专业优势,以数字技术缓解教育不均
- 【实践风采】青春志愿行 温暖童心梦——宿迁学院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走进泰和社区
- 南京晓庄学院:以中文为桥,定制化教学助力语言学习与文化交流